TOP

《杂卦传》“互体”“三才”之道

2024-01-27 16:02:12 人看过

《杂卦传》“互体”“三才”之道

【提要】

本篇是《杂卦传》解读 ——《论《杂卦传》“互体”“三才”之道》( 2011年 5月 25日发表)续篇。

上篇主要是研究《杂卦传》的互体规律以及《杂卦》与《周易》思想的共性,发现从《杂卦》到《周易》存在亲缘关系,浓缩了殷商文明到成周文明的演变。本篇则从纯卦序角度研究《杂卦》与《周易》卦序中乾坤日月四隅分布规律的异同,发现《周易》的乾坤属性与《杂卦》的《坤乾》《归藏》属性。

一、《杂卦》卦序的分布规律

(图表中红(黑)体字的卦表示“大迁移”的卦)

研究《周易》卦序、帛书《易》《连山易》卦序表明:先天八卦是卦序的纲领、思想、灵魂,反映作《易》时代的核心价值观。后天八卦是应用,是地球的空间环境。故先天八卦具备时间特征,后天八卦具备空间特征。“山河依旧在,几度夕阳红”,空间地理的变化不大,人类社会却在随时潮起潮落,所谓“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”也是此义。后天八卦可视为大地坐标。所以后天八卦贯穿三代《杂卦传》,先天八卦则随时代而更新。

无论是《周易》对应的伏羲先天八卦,还是帛书《易》《连山易》对应的神农先天八卦,天地日月四卦都在四正位置,《系辞传》云:

广大配天地,变通配四时,阴阳之义配日月,易简之善配至德。

法象莫大乎天地,变通莫大乎四时,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。

天地之道,贞观者也。日月之道,贞明者也。

以上皆以天地日月对举,故《杂卦》也应以天地日月为四正。卦从圭,与天文学关系最为密切,故坎月离日是原始卦象,坎水离火则是后起的基本卦象。既然天地日月为四正,则震巽艮兑为四隅。日月属于乾天,四隅从属于坤地。

孔颖达《周易正义》说:“今验六十四卦,二二相耦,非覆即变。”覆即是综《杂卦传》“互体”“三才”之道,变即是错。王夫之《周易内传》卷六说:“《杂卦》以综为主,不可综而后从错。”《杂卦》与《周易》二者都遵循“二二相耦,非覆即变”的法则,这与帛书《易》(即《连山易》)的分宫重卦有根本的区别。《杂卦》最后的八个卦虽然打破了错综法则(并非错简),但是错综卦仍然是相邻的。

《杂卦》与《周易》有四个卦的卦序完全相同: 1乾 2坤, 31咸 32恒。 32恒卦是 64卦之中,咸恒是一对综卦。

为了说理方便,本文暂且将《杂卦》分成上下经,与《周易》一致,自咸恒之前的三十卦属于上经,咸恒之后的三十四卦属于下经。

《杂卦》上经含有经卦坤的卦有十三个,四隅卦有八个。含有经卦乾的卦只有大畜、无妄两个。没有日月卦。

李守力按: 1乾实际不属于上经,根据笔者在《杂卦传》解读 ——《论《杂卦传》“互体”“三才”之道》一文的分析,《杂卦》的第三组是按照大过循环连互法则,夬卦并不是结局,连互到乾卦才完成一个循环,所以乾卦才是《杂卦》的终点。而乾卦被置于《杂卦》之首,体现了乾龙首尾相接,此正是《周易》乾卦用九“见群龙无首”。

《杂卦》下经含有经卦乾的卦有十一个(包括 1乾),所有的八个日月卦。经卦乾坤皆有的否泰也在下经。四隅卦有四个。没有含经卦坤的卦。

《周易》上下经乾天日月、坤地四隅分布如下:

对照《杂卦》与《周易》卦序的分布,二者的区别十分明显。《杂卦》上经囊括了所有含经卦坤的卦( 100%),从属于坤地的四隅卦多数居于上经(占 67%)。下经占据了绝大多数含经卦乾的卦(占 85%,大畜、无妄在上经,这是例外),所有的日月卦都在下经( 100%)。

《周易》上经乾坤数都是 9,下经乾坤数都是 4(合“参天两地”),乾坤卦主要集中于上经(占 69%),四隅卦主要集中于下经(占 83%)。

由此彰显出《杂卦》区别于《周易》的最大特征:坤 ——乾,《杂卦》即《坤乾》,《坤乾》即《归藏》。

《礼记·礼运》:

孔子曰:我欲观夏道,是故之杞,而不足徵也,吾得《夏时》焉。我欲观殷道,是故之宋,而不足徵也,吾得《坤乾》焉。《坤乾》之义,《夏时》之等,吾以是观之。

郑玄注:得《夏时》,得夏四时之书也,其书存者有《小正》。得《坤乾》,得殷阴阳之书也,其书存者有《归藏》。

二、《杂卦》与《周易》卦序相同、相近的卦

除了乾坤咸恒四卦的卦序完全相同外,《杂卦》与《周易》还有很多卦序相近的卦。由于二者都遵循“二二相耦,非覆即变”的法则,两卦为一组,位于同一组是比邻关系,相邻一组是近邻关系,相邻两组是远邻关系。

《杂卦》与《周易》卦序相同、相近、相邻的卦《上经》有十四卦:

《杂卦》与《周易》卦序相同、相近、相邻的卦《下经》有十四卦:

以上分析了《杂卦》与《周易》卦序相同、相近、相邻的有二十八个卦,占了 64卦的 44%,说明《杂卦》与《周易》之间存在亲缘关系。《连山》卦序与《杂卦》、与《周易》都远远没有这么大的亲和度。

三、《杂卦》与《周易》卦序“大迁移”的卦

《杂卦》与《周易》的差别也不小。《杂卦》“下经”有十二卦迁移到了《周易》上经,《杂卦》“上经”同样有十二卦迁移到了《周易》下经。(《杂卦》《周易》卦序图表中红色字体的卦表示“大迁移”的卦)

《杂卦》“下经”十二卦迁移至《周易》上经:

《杂卦》“上经”十二卦迁移至《周易》下经:

说《杂卦》上经与下经的各自十二卦迁移到了《周易》的下经与上经,同样可以说《周易》上经与下经的各自十二卦迁移到了《杂卦》的下经与上经。这种“大迁移”背后的规律从图中看一目了然。“大迁移”的法则是将属于乾天日月的卦移居《杂卦》下经,将属于坤地四隅的卦移居《杂卦》上经,于是造成了《杂卦》的“坤乾”特征。

四、李过《西溪易说 ·原序》引《归藏 ·齐母经》卦序

《归藏·齐母经》( 56卦)

曰:舊言之擇,新言之念。

乾 屯 蒙 溽 訟 師 比 小毒畜 履 泰 否 同人 大有 狠 釐 大過 颐 困 井 革 鼎 旅 豐 小過 林禍 觀 萃 稱 僕 復 毋亡 大毒畜 瞿 散家人 節 奐 蹇 荔 貟 誠(諴) 欽 恒 規 夜 巽 兌 離 犖 兼 分 歸妹 漸 晉 明夷 岑(霽)未濟

李守力按:

李过引述的《归藏 ·齐母经》即宋代王尧臣等撰《崇文总目》卷一《易类》所说:“《归藏》三卷,晋太尉参军薛正(贞)注。隋世有十三篇,今但存《初经》、《齐母》、《本蓍》三篇,文多阙乱,不可详解。”

薛贞注《归藏》十三篇(或为十三卷)源自晋汲冢竹简书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云:“《归藏》已亡,按晋《中经》有之,惟载卜筮,不似圣人之旨。”《唐书·艺文志》著录与《隋志》同,到了宋代,此书已残缺,只剩下了《初经》、《齐母经》、《本蓍篇》三篇。

《隋志》说晋《中经》里有《归藏》,而《中经》中都是西晋武帝太康年间在汲郡(今河南汲县)魏安釐王墓出土的战国竹简书,据《晋书·束皙传》所记,这些出土的竹书中有《易经》二篇、《易繇阴阳卦》二篇、《卦下易经》一篇、《公孙段》二篇、《师春》一篇等易学作品,其中《易繇阴阳卦》是“与《周易》略同,《繇辞》则异”,《郭沫若全集·历史编》认为:“晋的《中经》所著录的都是汲冢的出品。《晋书·荀勖传》上说:‘得汲郡冢中古文竹书,诏勗撰述之,以为《中经》,列在秘书。’据此可以知道所谓《归藏易》不外是由荀勖对于《易繇阴阳卦》所赋与的拟名。……荀勖得到了《易繇阴阳卦》,便任意把它拟定为《归藏》罢了。”

荀勖是易学家荀爽的曾孙,他将出土竹简《易繇阴阳卦》释读为《归藏》。由《易繇阴阳卦》二篇可知《归藏》分为上下篇。《易繇阴阳卦》“与《周易》略同,《繇辞》则异”,李过《西溪易说 ·原序》引《归藏 ·齐母经》卦序确实与《周易》卦序略同。从传本《归藏》和秦简《归藏》可知,其繇辞确实是 “惟载卜筮,不似圣人之旨”。

《归藏》《杂卦》《周易》卦序对比

《西溪易说》引《归藏·齐母经》卦序有 56个卦。 缺八个卦:坤2、噬嗑19、贲20、大壮41、遯42、中孚48、姤58、夬 64(卦序按《杂卦》)。

笔者认为原《归藏·齐母经》卦序即《杂卦》卦序。但是以上《西溪易说》引《归藏·齐母经》卦序与《杂卦》卦序差别很大。这是为什么呢?我认为原因如下:

1.竹简多有毁坏

荀勖《穆天子传序》:“汲郡收书不谨,多毁落残缺”,杜预《春秋左传集解后序》:“发冢者不以为意,往往散乱。”《晋书·束皙传》:“初发冢者烧策照取宝物,及官收之,多烬简断札,文既残缺,不复诠次。武帝以其书付秘书校缀次第,寻考指归,而以今文写之。”可见开始收书的时候一片混乱,竹简多有毁坏。甚至到最终整理完毕,还有七篇无法释读的。

2.整理释文时过度依赖《周易》卦序

《晋书·束皙传》:“其《易经》二篇,与《周易》上下经同。《易繇阴阳卦》二篇《杂卦传》“互体”“三才”之道,与《周易》略同,繇辞则异。《卦下易经》一篇,似《说卦》而异。《公孙段》二篇《杂卦传》,公孙段与邵陟论《易》。”由于《杂卦》与《周易》有 44%的卦相同或相近的原因,面对残缺不全的《易繇阴阳卦》二篇,释读人当排序时就会参考《周易》卦序。

《连山》《杂卦》《周易》的第32卦都是恒卦。太极,帛书《系辞》作“大恒”。《恒卦·大象传》“君子以立不易方”。由此推知作为《归藏·齐母经》的《易繇阴阳卦》二篇也应该以恒卦为中,下篇始于咸恒。

分析《西溪易说》引《归藏·齐母经》卦序咸恒之前的卦,这里出现了异常现象。这正是玄机所在。那就是在咸恒之前竟然多了十个卦。追查缘由,原来就是因为释读人参考了《周易》卦序,将《杂卦》下经“迁移”到《周易》上经的那十二卦的十个卦搬进了《归藏·齐母经》即《易繇阴阳卦》上篇。这十二卦是:需讼、小畜履、泰否、同人大有、颐大过、坎离。除了坎离二卦,其余十个卦直接搬入《齐母经》上经。

另外,属于《杂卦》上经“迁移”到《周易》下经的十二卦(震艮、损益、萃升、困井、巽兑、晋明夷),其中有八个卦(震艮、损益、萃升、困井)没有移动。这是由于释读人由于看到它们本来就在《易繇阴阳卦》上篇,当然不会再做改动。最具代表性的是震艮二卦。震艮在《杂卦》卦序是 9、 10,卦序很靠前。震艮在《周易》的卦序是 51、 52,卦序很靠后。《归藏·齐母经》卦序中,震艮在 15、 16,也是靠前的卦。

总之,用《杂卦》和《周易》可以解释《归藏·齐母经》释文卦序的异常。这就说明《杂卦》是原《归藏·齐母经》的《序卦传》。

(本文引自李守力著《周易诠释》,最新修订日期为2022年11月23日,为文化传统平台原创发布,本链接可用于个人学习分享,机构转载请联系本平台获取授权。)

相 关 链 接

经学专著《周易诠释》《周易密钥》简介

群贤毕至《杂卦传》,共襄盛举:《周易诠释》《周易密钥》发布

让所有人都轻松读懂《易经》

解易入门1:学易经就像骑三轮车,从小都会

解易入门2:八卦取象

卦爻演绎共读在京启动:西木《易经》读书会

戊戌年首期《周易》研修游学班图文回顾

己亥年天水演易游学图文回顾

第三轮64卦演易小结

《周易诠释》《周易密钥》的最新修订及传习情况

喜欢上青州,记辛丑年首期《周易》研修游学

壬寅虎年文化传统第四轮演易共读安排及报名

崔彬彬:壬寅年巴蜀游学心得——正心修本

开学啦 | 9月12日起,文化传统第四轮演易共读之《易传》学段安排及报名

回望来路,“文化传统”平台近十年开展的主要实践

修己·仁爱·自觉·利他

解悟经典 修身治学 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

道德经 | 易经 | 论语 | 管子四篇 | 养生修身

TAG标签:

相关文章

广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