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

雕版印刷发明后通称《周易注疏》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

2023-10-06 15:02:29 人看过

雕版印刷发明后通称《周易注疏》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

20 世纪60 年代至90 年代,世界14 项重大科技成果,有12 项成果的理论源于《周易》理论。

科学”这个词是从西方传来的,她的定义是:反映自然、社会、思维等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。然我国最早不叫“科学”,而是老子讲“大道本无名、强名曰道”。“道”就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。

中国文史哲思想的源头 of

中国古代的一部占卜书,采用三画卦和六画卦,占卦之后,根据阴阳概念解读的结果,可为个人现况和未来指引明路。学界以此经为中国哲学经典之首。

▲公元前300年简书《周易》

易经》雄踞中国古代“六经”(易、诗、书、礼、乐、春秋)之首。是中国文史哲思想的源头。它的核心观念与基本精神(揭示阴阳对立统一、互相依存、渗透、转化之道推动变化发展),对于后世一切意识形态,包括美学、文艺学,都有巨大影响和重大的指导作用。它至今还是、而且永远都是我国和世界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。能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改造自然、社会和人类自身,创造无限美好的未来。

雕版印刷发明后,人们自然不满足与简书《周易》的繁重和不便,越来越多的雕版印刷《周易》开始在市场流通。注疏本最初分为单注本和单疏本,而南宋两浙东路茶盐司所刻的《周易注疏》是现存最早的注疏合刻本。

▲《周易注疏》南宋两浙东路茶盐司所刻

《易》居六经之首,后通称《周易》。它提示天地万物推移变易之道,周密而有普遍性意义。它区别于周代以前的两种古《易》:神农所传的《连山》和黄帝所传的《归藏》。周文王重新演绎古《易》,使之传布更广。作用更大,因此叫《周易》。它由《易经》和《易传》两部分组成。

《周易》含两部分:

一、《易经》有8经卦及其迭合的64别卦雕版印刷发明后通称《周易注疏》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,文字有64别卦的卦名、卦辞,384爻的爻辞。

二、《易传》有《文言》、《系辞传》、《彖传》,《象传》、《说卦传》、《序卦传》、《杂卦传》7种10篇,解释《易》的本义,就像“经” 的“羽翼”。又称”十翼”。

从”经”到”传”,经历了长时期很多人的探索和创造,从传说的黄帝和伏羲,到周文王,历时一千多年。

从周文王演绎《易》定型,到孔子(周灵王、敬王时代)又历六百余年,其它九翼,到战国时大体写定。整部《易传》创作历时三百年。今见《周易》,是远古到上古三千年问”人更三圣,世历三古”(上古伏羲杂卦传雕版印刷发明后通称《周易注疏》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,中古周文王。下古孔子)完成的伟大经典。其作者之多,时间之长,在全世界堪称第一。它在全世界的影响,也十分巨大。

原初形态:一部卜筮之书A book

《易经》原初的形态是一部卜筮之书。在叩问人生、社会、国家的命运前途的吉凶福祸时,体现了“安而不忘危,存而不忘亡。治而不忘乱”的忧患意识和生命体验。

《易传》中的《文言》以文示美。《系辞》以辞达情,《彖》、《象》以象尽意。用富于文采的辞语阐释,使“象”和“辞”,有着不可定指的多义性,多种情景的适应性。恍惚的朦胧美,其中充满智慧的生动意象,可给人愉悦的美感。

《易经》的主要手段就是“立象以尽意“,它的产生就是“仰则观象于天,俯则观法于地,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,近取诸身,远取诸物。于是始作八卦,以通神明之德,以类万物之情”。八卦就是先人的立象。这个象有实物为依据,又不是模拟物,而是代拟出有普遍意义的符号。

▲宋刻本 朱熹集录《周易本义》

首先画出两个最基本的符号:“一”象征 天、男、阳、刚等;“一一“。象征地、女、阴、柔等。然后再将这两个高度概括的基本符号按天、地、人三个层次迭合,象征与人有密切关系的耳目闻见、亲身感受到的雷、风、水、火、山、泽等重大物象,创造出☰(天)、☷ (地)、☳ (雷)、☴(风)、☵(水)、☲(火)、☶(山)、☱(泽)8个象,“象其物宜”,“宜”在“通神明之德”,“类万物之情”杂卦传,各以乾、坤、震、巽、坎、离、艮、兑作为八经卦之名。再扩大体现人事的意象为64个符号,在卦爻辞中还原为有多义性、多种情况适应性的可感意象,提升出很多人生哲理和安危吉凶情况。正如宋代陈骙所说:“《易》之有象,以尽其意;《诗》之有比。以达其情。”易象有了象外之义。暗示或联想人生很多具体情况,犹如文艺的比兴,增加了审美感染力。

《系辞》说:“圣人之情见乎辞”。辞中有对人生况味的生动体验,对安危吉凶多种情况的真知灼见和忧乐爱恶之情,对得失、忧乐、悲欢、悔吝、困顺各种境遇的形象体现,使人能“观其象而玩其辞”,品味中“乐而玩”。(《系辞》),得到审美愉悦。

《易经》语言精炼含蓄,富有文采。爻辞用简炼文笔写出多种具体情况,既生动。又不确定过死,有多义性,多种情景的适应性,灵活多变地写出各种转化。甚至是”物极必反”的情况。《系辞》说卦爻辞“其称名也小,其取类也大,其旨远,其辞文,其言由而中,其事肆而隐。”类似文艺的“象征”手法。如同刘勰《文心雕龙·隐秀》所说:”深文隐蔚,余味曲包”。《文心雕龙·宗经》说:”论说辞序,《易》统其首。”《乐记》说音乐产生于“人心之感于物”:《易经》的“咸卦”。按即古之“感”字。爻辞中描绘了下《艮》(少男)、上《兑》(少女)的交感之情。潘光旦翻译霭理士著《性心理学》第3 91、392、310、394页说。咸卦及《咸彖传》中所写的“咸其拇”、“咸其腓“、“威其辅颊舌”等男女欢情,就已描写了情爱。并涉及“审美感应”等重要的美学观念。

最为重要的是,《周易》说,卦象的产生是因为“书不尽言。言不尽意”,所以“立象以尽意”,提出了比西方早两千年的“意象”说和“象征”观念。从卦爻辞中可以感受到象外之象、有别种韵味的意境。联想到各种生命境况。还由卦位、爻位的随机变化和趋时变通,有了通变日新的观念,通过有多样变化的文采,体现天地万物变化之道和无限多样的生命情意。

《周易》最大的贡献,最可珍贵的精华,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大视野和高起点,揭示了世界万物发展变化的总规律:天地之道在于世上一切事物无不在变化之中。正如《彖传》所说:“天地之道,恒久不已也。利有攸往,终则有始也。日月得天而能久照,四时变化而能久成,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。”

《周易》对美学研究有重大指导和启发意义的是:在以“言“达“意”之问。提出了“象”。《系辞》说:“书不尽言,言不尽意。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?子曰:圣人立象以尽意。”并且,更为难能可贵的是,《周易》还能进一步启发我们认识到,立象不仅可以尽意,也有不可尽之处。有其模糊性,可广泛启发联系和体验,还可传达出象外之情意韵味,这更是直言所不能达到的。这对于美学研究有更重大的意义。

来自西方顶级思想家们的惊呼

我国人民在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”思想的鼓舞下,努力奋斗,变革创新,有很多科技发明比西方先进。如:河渠闸门、龙骨车、风扇车、火药、雕版印刷、船尾的方向舵、活字印刷、罗盘针、提花机等。

而即使是西方最顶级的那些大师,也不乏《易经》的赞叹者。

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为《易经》英译版写过《前言》,十分重视此书:《易经》的精神对某些人,可能明亮如白昼;对另外一些人,则晞微如晨光;对于第三者而言,也许就黝暗如黑夜。不喜欢它,最好就不要去用它;对它如有排斥的心理,则大可不必要从中灵求真理。常见为《易经》辩护的慷慨激愤杂卦传,却少见荣格这样淡然中流露出的彻底自信。

▲荣格

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称《周易》是“世界发明的摇篮”、“万有概念宝库”。德国著名的科学家、哲学家莱布尼茨,惊奇地发现“伏曦八卦图”和《周易》64 卦与他发明的“二元算术”完全一致。他说:“中国的灿烂文化,始终是欧洲科学家实践的源泉”。

▲李约瑟

近年,世界各地出版的研究《周易》的著作约有6000 多种,研究《周易》的组织遍布全世界,形成了世界历史上空前的易学研究热潮。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杨振宁说:“《周易》是纯而又纯的科学精华”。所以说《周易》是科学,是科学之母,是世界发明的摇篮。

▲杨振宁

TAG标签:

相关文章

广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