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

同人:同人于野,亨,利涉大川,君子贞

2023-06-11 10:08:07 人看过

同人:同人于野,亨,利涉大川,君子

同人卦第十三

同人:同人于野,亨,利涉大川,利君子贞。

①同人:上乾下离,象征“和同于人”。

②同人于野,亨:同人,谓和同于人;野,是广远之处,借其“野”名,喻其广远。言和同于人必须宽广无所不同,用心无私,处非近狭,远至于野,乃得亨通。

③利涉大川,利君子贞:与人同心,足以涉难,故曰“利涉大川”也;与人和同,易涉邪僻,故“利君子贞”也。

《彖》曰:“同人”,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,曰同人。同人,曰“同人于野,亨,利涉大川”,乾行也。文明以健,中正而应,君子正也。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。

①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:柔,指六二;乾,健也,指九五。六二得位居中、与九五志同相应(所以能和同于人),释卦名“同人”之义。

②乾行:所以乃能“同人于野,亨,利涉大川”,非二之所能也,是乾之所行也(六二固能以柔上应刚健,但刚健能下应阴柔【刚健者求同心志在施行】则是“同人”的关键所在)。

同人:同人于野,亨,利涉大川,君子贞

③文明以健,中正而应,君子正也:释“利君子贞”。此以二象明之,故云“文明以健”;“中正而应”,谓六二、九五皆居中得正而又相应:是君子之正道也,故云“君子正也”。若以威武而为健,邪僻而相应,则非君子之正也。

④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:释“利君子贞”。唯君子之人,于“同人”之时能以正道通达天下之志(会同统一天下民众意志),故利君子贞。

上专以“乾行”释“于野”、“涉川”者,但取刚健无私之义也;下释“利贞”,则兼取明健中正之义。盖健德但主于无私而已,必也有文明在于先,而所知无不明;有中正在于后,而所与无不当:然后可以尽无私之义,而为君子之贞也。

《象》曰:天与火,同人;君子以类族辨物。

①天与火,同人:与,作动词,犹“亲和”。天体在上,火又炎上,取其性同,故云“天与火,同人”。别解一,乾舍于离同人:同人于野,亨,利涉大川,君子贞,同而为日,天日同明、以照于下,君子则之、上下同心,故曰“同人”。别解二,乾舍于离,相与同居,故曰“同人”也。

②类族辨物:类,用动词,犹言“类析”;族,聚也,意指人类群体。君子观《同人》天、火虽异,其性有同之象,悟知通过辨析人类、众物的异同特征,可以存其异求合同。虽大同之中,各从其类,自有区别。故上下有等,亲疏有杀同人:同人于野,亨,利涉大川,君子贞,人之知愚善恶有分,物之贵贱精粗有品:类而辨之,各得其分,乃所以为“大同”也。

《睽》卦《大象传》曰“君子以同而异”,此卦言“类族辨物”,两者在求“同”方面有相近之义。但《睽》卦是在事物“乖睽”的前提下揭示“合睽”之理,《同人》卦却是展示广泛“和同于人”的过程中存异求同之道。

初九,同人于门,无咎。

居《同人》之始,为“同人”之首者也。无应于上同人卦解,心无系吝,通夫大同,出门者同,故曰“同人于门”也(刚出门口就能合同于人);出门同人,谁与为咎?

《象》曰:出门同人,又谁咎也?

爻言“同人于门”,《传》以“出门同人”释之。加一“出”字,而意愈明。

六二,同人于宗,吝。

系应在五,而和同于人在于宗族,不能弘阔。卦五阳皆同于二,今二独亲五,则三、四忌之,致吝之道。

《象》曰:“同人于宗”,吝道也。

《彖》称六二“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”,爻辞言“吝”:以卦体言之,则有大同之义,以爻义言之,则示阿党之戒。

九三,伏戎于莽,升其高陵,三岁不兴。

同人:同人于野,亨,利涉大川,君子贞

①伏戎于莽:戎,兵戎;莽,密生的草,犹言“草莽”。九三居下卦之极(比二而不应于五),不能包弘上下、通夫大同,欲下据六二,上与九五相争也;但九五刚健,九三力不能敌,故伏潜兵戎于草莽之中。

②升其高陵,三岁不兴:唯升(登上)高陵,以望前敌,量斯势也,纵令更经三岁,亦不能兴起也。

《象》曰:“伏戎于莽”,敌刚也;“三岁不兴”,安行也?

敌刚,九三前敌刚强;安行同人卦解,犹言“安可行”,怎敢冒然行进呢?“同人”应当顺合,不能强争。九三刚亢用强,有违正道,故尽管“伏戎”、“升陵”,也难以达到愿望。

九四,乘其墉,弗克攻,吉。

墉,城墙;克,能也。刚不中正,又无应与。亦欲同于六二,而为三所隔,故为乘墉以攻之象;然以刚居柔,故有自反而不克攻之象。占者如是,则是能改过而得吉也。

《象》曰:“乘其墉”,义弗克也;其“吉”,则困而反则也。

义弗克:九四在“和同于人”的意义上是不能发动进攻的;困而反则也:困陷不通时能够回头遵循正确的法则。卦惟三、四不言“同人”,三、四有争夺之象,非“同”者也。

九五,同人,先号咷,而后笑,大师克相遇

号咷,即号啕,形容大声痛哭;大师,大军;克,战胜。九五阳刚中正,尊居“君位”,与六二同心相应。然近隔乎二刚,未获厥志,是以“先号咷”也;居中处尊,战必克胜,故“后笑”也;不能使物自归,而用其强直,故必须“大师克”之,然后相遇也。

《象》曰:同人之先,以中直也;大师相遇,言相克也。

同人之先,即“同人先号咷”之省文。同人之先,说明九五中正诚直;大师出战与志同者相遇会合,说明九五与敌对者交战获胜。《同人》九五刚中正而有应于六二,故“先号咷,而后笑”;《旅》上九刚不中正而无应于九三,故“先笑,后号咷”。

上九,同人于郊,无悔。

上九居卦终极,“同人”道穷,有处于荒外,难觅同志之象。郊者,外之极也。处“同人”之时,最在于外,不获同志,而远于内争(超然自乐),故虽无悔吝,亦未得其志。

《象》曰:“同人于郊”,志未得也。

欲与人“同”,自然要接近现实生活;上九独居荒远,“同人”之道不能不穷。虽无悔,非善处也。

总论

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,“故人不独亲其亲,不独子其子”,“不谓大同”,《易》曰:“同人于野”。初九出门同人同人卦解,仅获“无咎”;六二同人于宗,所同偏狭,吝;九三、九四争相强“同”于人,违“中”失“正”,故前者徒劳无益,后者改过则吉;九五先遭危厄,后以刚正执中得遂“同人”之志;上九孤身远遁荒外,“同人”道穷。全卦在“同”与“争”的尖锐矛盾中极力揭示出“同人”艰难的本质规律。尤其是三、四、五爻,以“兵戎”、“攻战”设喻,更见“同人”过程中矛盾激化的程度,“凡处‘同人’而不泰焉,则必用师矣”,今日的和同往往是在昔日“争战”的“废墟”上建立起来的。

TAG标签:

相关文章

广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