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

「鱼」在易经中的象征,你知道吗?

2023-03-17 17:00:57 人看过

「鱼」在易经中的象征,你知道吗?

前些天有个有趣的新闻:爱河中群鱼跳到河岸

借此机会来聊「异象」,以及根据古代的占侯之法,如何来解读这个异象。另外还要谈谈,「鱼」在易经中的象征。

图解易经厚本

¥48

购买

「鱼」在易经中的象征,你知道吗?

武王伐纣的典故

首先先谈乡民高人提到的武王渡河,鱼跃王舟这件事。这个历史典故出自《史记》的〈周本纪〉。完整的前后文是这样的:

九年,武王上祭于毕。东观兵,至于盟津。为文王木主,载以车,中军。武王自称太子发,言奉文王以伐,不敢自专。乃告司马、司徒、司空、诸节:「齐栗,信哉!予无知,以先祖有德臣,小子受先功,毕立赏罚,以定其功。」遂兴师。师尚父号曰:「总尔众庶,与尔舟楫,后至者斩。」武王渡河,中流,白鱼跃入王舟中,武王俯取以祭。既渡,有火自上复于下,至于王屋,流为乌,其色赤,其声魄云。是时,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。诸侯皆曰:「纣可伐矣。」武王曰:「女未知天命,未可也。」乃还师归。

这件事是发生在盟津之会,不是后来发动牧野之战的那次会师。

在那一次与「不期而会」也就是不小心路过的八百诸侯的会师里,武王认为天命未集,所以并未真正展开伐商的攻击行动,反而是班师而还。所以引用此段典故的韩粉,如果真在意这个「异象」的话,应该是回去劝退韩市长:天命未到,不宜出征。再修几年,方能克胜。

至于「鱼入王舟」为何不能伐商?后文详细探讨。但重点应该不是在鱼。

鱼跃出水的占断

关于诸如鱼集体跳出爱河,这种奇异的现象,称为「异象」。

这似乎是古今中外共有的思维惯性:「异象」是在预告某种大事的即将发生。所以古人会依经验法则,或依某些象徵

「鱼」在易经中的象征,你知道吗?

意义的联想,去占断预测天下将发生何事。

以「异象」来做预测六十四卦注解,有科学的,但也有迷信的。例如看到什麽云,然后预测可能的天气变化,可能是有生活经验基础,算是科学的。但古代的「异象」征验占断,通常是以玄学式的解释,将其与人事变化联想起来,多数来说,较偏向是迷信的。但迷信当中也有其理性之处,这种天人感应之说,通常是要做为君王为政的一种警告与要求君王的自我反省。因为最高权位的天子世间没有人可管他,所以只得搬出天,也就是天子的老爸来管。

这种以「异象」来预测未来的占验技术,后来演变为将异象转变为易经卦象,就是「梅花易数」。所以梅花易数起卦的时机,是在遇到异象的时候。

中国古代收录「异象」占验资料最多的,而且最有系统的,当属《唐开元占经》。

关于鱼跳出岸的占验,《开元占经》裡最接近的是在第一百二十卷〈龙鱼虫蛇占〉的「鱼飞」之象:

「鱼」在易经中的象征,你知道吗?

京氏曰:「鱼飞者,治国无礼义,则鱼飞。水有渊奥,即鱼居焉;国无礼义,民去焉;故鱼飞,不救,有虚邑。其救也,安民治业,定礼兴乐。」

《地镜》曰:「鱼飞入路中,兵作。」又曰:「鱼飞去水,国有暴兵。」

《汉书‧五行传》曰:「听之不聪,是谓不谋,君严寒气动,故有鱼孽;鱼去水而飞,极阴之孽也。」

《京房易传》曰:「青鱼去水六十四卦注解,飞入道,兵将起。」

简单来说,鱼不想住水里,没事跳(飞)上岸了,这就像是百姓无法安居乐业,民不聊生,所以才会违反本性,离水而出。严重者,如果鱼都已经跳到大马路上了,则可能代表著将有叛变。

这种异象的解读方式,是把鱼比喻作民。因为鱼在古代被认为是阴物,是微隐之生物,就像平凡的老百姓一样地卑微。而水则是鱼安居之处。

总之,爱河的鱼没事跳到河岸上,绝对不是因为想要「一睹龙颜」,绝对是水里有事,让他们感到痛苦,只好跳出来。

至于这痛苦源自什么,多数是与政治无关。和河水环境治理得好不好,与民生好不好六十四卦注解,大致上是无关的。若会有关的话,大概也是因为爱河没整治好,不然就是人的自由联想。只是古人则会联想为民不聊生就是了。至于民不聊生的源头是什么,也是随人去发挥了。总之都是不科学也没道理的。两方也不需在这种事情上争对错。

「鱼」在易经中的象征,你知道吗?

易经中的鱼

这种隐喻其实源自《周易》。《周易》中谈及鱼者有:

剥六五:贯鱼,以宫人宠。

姤九二:包有鱼,无咎,不利宾。

姤九四:包无鱼,起凶。(按:「起凶」当作「贞凶」。)

井九二:井谷射鲋,瓮敝漏。

中孚卦辞:豚鱼吉,利涉大川,利贞。

「鱼」在易经中可以有很多隐喻,像是情爱(鱼水之欢)。但就为政来说,「鱼」是「民」。「鱼」为「民」的引喻,可从姤九四「包无鱼,起凶」的《小象传》注解看出:「无鱼之凶,远民也。」

姤卦的「鱼」就「象」来说就是初爻的阴爻。

九二与初比应,是近而得民者,因此说「包有鱼」。民心是核心的政治资源,不可与人分享,因此说「不利宾」。九四虽与初远应,但此鱼已被九二所得,因此「包无鱼」。没鱼再去抓或再去买就有了,有那麽严重吗?怎麽会严重到不能出征?因为无鱼象徵的是无民,没有民心,如何征伐?因此说「起凶」(征凶)。

剥六五的「贯鱼」,指的就是一整贯的阴爻,阴为鱼,五阴相连,即贯鱼之象。鱼既然是民,贯鱼就是庞大的群众与民心,因此剥上九说「君子得舆」。「舆」有多种隐喻。古代坤通舆,《说卦传》说「坤为舆」。「舆图」、「勘舆」的舆是土地。舆又是大车,坤以载物,大车以载,因此这是任重道远之义。「舆论」的舆是众,群众、人民的意思。《易经》六十四卦,就是剥卦上九得民最众,因为阴为民,剥上九一阳有五阴承之,拥有贯鱼之五阴。

井卦九二的「鲋」是小鱼。鱼既然是民,则位于井谷(社会底层)的鲋又是民中之最底层,最卑微者。为君者不能拿井水来养民利民已经很糟了,还拿井来满足私利纵慾,射鲋为乐,这是压迫底层百姓的暴政。这种井(井比喻君子之德),就像破掉的瓮一样地无用。

中孚卦讲的是诚信问题,君王的诚信能及于「豚鱼」,那麽才是吉。在易经的象徵体系裡,豚应该是指君子,所以原义为猪走脱的「遯」卦,传统很自然地做为君子远遯的引喻。而鱼则是民。《彖传》说的「信及豚鱼」,意思就是说诚心要同时及于君子和小人(百姓、人民),感孚人心既要到达君子,还要及于黎民。

以上是就鱼为民的引喻来谈易经经文,至于鱼为情爱的引喻(或有其他引喻)就让读者自行去想像与发挥了。

为何「鱼入王舟」武王要班师而还?

在了解鱼的引喻之后,再来看武王盟津之会的故事。

鱼跳到船裡和鱼跳到岸上的引喻是不一样的。乡民的引喻失义,除了对错典故之外,还混淆了这两种不同的情况。

〈周本纪〉这段故事有两个「异象」:一个是「白鱼跃入王舟」。既然鱼象徵的是人民、民心,那麽白鱼跃入王舟「鱼」在易经中的象征,你知道吗?,象徵的是商纣无道,民不聊生,现在民心死都要离水跳到武王的船上,想要归顺于周。因此这是武王的民心之象。

既然得民心,又为何不能伐纣?因为最佳时机还没到。

第二段异象是过河之后,「有火自上复于下,至于王屋,流为乌,其色赤,其声魄云」,这段异象展示的才是武王的「天命」与当伐或不当伐。

这个异象颇像明夷卦,明夷则要韬光养晦,养明于内。明夷卦上六「不明晦,初登于天,后入于地」讲的很可能就是武王这个典故。「不明晦」可能应当作「丕明而晦」。

按:明夷即乌,以及「不明晦」的解释,详论请参考周易全解版的明夷卦,及〈明夷卦与后羿射日、日中乌见的神话故事〉。

武王看到这异象想到的可能是,天命虽已飞向我这边,但既然是「流为乌」,那麽这也只是天命初现而未集,那麽伐商的时机还未成熟,所以最后对大家说:「女未知天命,未可也。」你们不知道天命,现在还不能伐纣。说完之后就班师而还了。另一可能是,武王认为,如果此时真的出征,可能会像那团火一样,光明陨落而「流为乌」。本文取自易学网。子曰:小人不耻不仁,不畏不义,不见利不劝。不威不惩,小惩而大诫,此小人之福也。

易曰「履校灭趾,无咎」,此之谓也。善不积不足以成名,恶不积不足以灭身。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,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。

「鱼」在易经中的象征,你知道吗?

事实真相是......

当代人对于自然现象理应要有更为理性的认知与解释方式。

这似乎不算是「异象」,因为好像很常见。

这种名为青鳞仔的鱼之所以会跳上岸,多数是因为受到惊吓。受到惊吓的原因很多,可能是被大型鱼类追捕,或者是船的经过......。

经典珍藏版--易经

¥47

购买

《易经》是中国文化的活水源头

《易经》内容涉及哲学、政治、生活、文学、艺术、科学等诸多领域,是中华文化的活水源头。

它不仅是一本用于占卜之书,更是一部具有独特思维方式的哲学著作「鱼」在易经中的象征,你知道吗?,其中潜藏着万物变化、未来事态发展的规律,同时你的一餐一饭、一呼一吸、一言一行都与这部经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
但众所周知,短短几言,根本无法道清《易经》中的奥妙所在,所以,我们为大家带来曾仕强教授《易经的智慧》视频完整版,最权威、最详细的解读。

领取方式:1,右上角点击关注:2,评论区留言或转发一下3,最下面,旁边的收藏,小手点击一下,进入下一步;4,私信回复:“易经” 【限时领取,24小时后自动删稿】(私信不要多字,不要少字,不要错字 ,右上角有私信功能,在关注的上方位置 )

TAG标签:

相关文章

广告